今年上半年,國內純堿市場走出了先觸底后反彈的行情。1月初,在去年漲勢的慣性作用下,純堿價格同比小幅上漲,但2月開始出現連續下跌,其中4月跌幅同比達13.3%;5月末開始觸底反彈,經過6次上漲,至6月末7月初,市場主流價格已回升至1650元(噸價,下同)一線,同比上漲25%左右。
對于下半年市場,鑒于純堿產業的基礎地位未發生變化,產能擴張勢頭漸弱,下游剛需仍存在,加上裝置總體開車率的適應性調控,市場將會呈現波瀾不驚的運行態勢,價格趨穩回升成為主基調。
產能擴張放緩
今年內純堿基本沒有新增產能,這對市場價格趨穩回升有一定的利好支撐作用。今年國內純堿產能擴張步入一個相對低點,但消化之前累積的過剩產能還需假以時日。
據了解,近10年來國內純堿擴能步伐一直突飛猛進,特別是近年出現了新增單套裝置大型化、新增產能集中布局在鹽鹵資源豐富地區的新動向。當前,總產能規模已與實際需求嚴重脫節,超供成為長期懸在市場上空的達摩克利斯之劍。
僅2016年,國內就有多套大型純堿裝置竣工。其中,中鹽昆山年產60萬噸聯堿裝置3月中旬投產后,使坐擁8家大型企業的江蘇成為國內純堿第一生產大省,總產能達580萬噸。但由于市場容量有限,華東地區純堿廠家競爭加劇,長期保持的區域價格優勢不再明顯。
業內認為,純堿產能擴張減速對下半年乃至今后都有直接的利好作用。同時,落后產能的逐步退出對穩定市場也有著積極作用。據了解,2016年去產能政策落地,加快了落后產能永久性退出。近年來,累計約有10%的落后產能退出了行業。
企業自覺調節
6月份以來純堿市場出現的反彈,既是前期深跌的回歸,也是對價格偏離價值的一種糾偏;既有價值規律發揮作用的結果,也有行業自我調控的影響。供需平衡是市場最重要的變量,這種平衡一旦被打破,產品價格就會出現暴漲或暴跌。
實際上,絕大多數生產企業并不希望純堿價格出現超預期大漲,因為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大。一是價格大漲勢必刺激閑置產能復工,導致短期內市場出現嚴重超供,市場不堪重負,很快就會重現價格暴跌;二是短暫繁榮會給企業傳遞虛假需求信息,誤導繼續擴能投資;三是賺錢效應會延緩落后產能退出,阻礙行業提檔升級。目前出現了比較好的情況,許多企業已意識到暴漲暴跌的危害,開始注重供應的自我調節。
不少純堿企業在先前的價格戰中傷痕累累,慘痛教訓讓他們變得理智。近年來,純堿行業開始嘗試總量控制,以此力求維持價格穩定;骨干企業采取錯開裝置檢修期等手段,自覺調節市場余缺,行業開工率始終維持在78%~85%。
從客觀方面看,國內純堿擴能主要集中于2000~2011年,大批裝置運行已超過10年,因此年內裝置的檢修率會繼續增高。這也會調劑市場純堿供給量,有利于下半年價格保持穩定。
挺價因素增多
下半年純堿市場仍存在諸多價格支撐因素。從需求端看,純堿最大的用途是玻璃制造和印染行業。據信達證券一位分析師預測,2017年房地產竣工面積將較2016年顯著增加,直接刺激建筑用玻璃需求;同時年內汽車用玻璃和光伏用玻璃需求也將穩步增長。這都會進一步拉動純堿消耗。而隨著人民幣匯率降低,從中受益的紡織行業會帶動印染行業回暖,也會增加對純堿的需求。
年內國家不會再出臺更多的產業調控政策,房地產業會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調整期;鑒于純堿重要的基礎產業地位,年內其社會總需求量不會下降,而出現一定規模的增長將是大概率事件。但這并不能保證下半年純堿市場不會發生價格波動,波動的導因主要來自環保督查等不確定因素。
實際上,近年來純堿市場出現的價格異常波動,均與環保督查和重要會議舉行有直接關聯。比如,2016年7月底中央第一批環保督查組入駐河南、江蘇、內蒙古、寧夏等7省份,同年11月底第二批進駐北京、上海、湖北、廣東、重慶等7省市,其產生的直接影響都是純堿開工率大幅降低,導致貨源偏緊;間接影響是玻璃、印染等關聯行業受環保督查波及,降低了對純堿的需求量。考慮到環保督查可能帶來的波動,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下半年純堿價格大致會運行在1600~1900元區間。